1.鎳鍍液:目前電鍍業(yè)界鍍鎳液,多采用氨基磺酸鎳浴(也有少數(shù)仍使用硫酸鎳浴)。此浴因不純物含量極低,故所析出的電鍍層內(nèi)應(yīng)力很低(在非全光澤下),鍍液管理容易(不須時(shí)常提純),但電鍍成本較硫酸鎳高。而目前鎳液分為三種類別,**種為無光澤鎳(又稱霧鎳或暗鎳),即是不添加任何光澤劑,其內(nèi)應(yīng)力屬微張應(yīng)力。**種為半光澤鎳(或稱軟鎳)即是添加**類光澤劑(又稱柔軟劑)隨著添加量的增加,由微張應(yīng)力漸漸下降為零應(yīng)力,再變?yōu)閴嚎s應(yīng)力。第三種為全光澤鎳(或稱鏡面鎳),即是同時(shí)添加**類光澤劑和**類光澤劑,此時(shí)內(nèi)應(yīng)力屬高張應(yīng)力。無光澤,半光澤鎳多半用在**鍍錫鉛時(shí)(因錫鉛鍍層能將鎳層**覆蓋,故無須用全光澤),或是用在電鍍后須做二次加工(如折彎)而考慮內(nèi)應(yīng)力時(shí),或是考慮低電流析出時(shí)。而全光澤鎳則用在鍍金且要求光澤度時(shí),氨基磺酸鎳浴在攪拌情況良好下,平均電流密度可以開到40ASD,,*佳操作溫度是在50~60度,隨著溫度下降高電流密度區(qū)鍍層由光澤度下降,到白霧粗糙,燒焦,至密著**。隨著溫度的上升,氨鎳開始起水解成硫酸鎳,內(nèi)應(yīng)力也隨之增加。PH值控制在3.8~4.8之間,PH值過高,鍍層的光澤度會下降,逐漸變粗糙,甚至燒焦,PH值過低鍍層會密著**。比重控制在32~36Be,比重過高PH值會往下降(氫離子過多),比重過低PH值會往上升且電鍍效率變差。電流需使用直流三相濾波3%以下(可提升操作電流密度)。此鎳鍍浴在制程中*容易污染的金屬為銅,建議超過3~5ppm時(shí),盡快做弱電解處理。 2.錫鉛鍍液:目前電鍍業(yè)界鍍錫鉛液,多半采用烷基磺酸光澤浴(Bright)或無光澤浴(Mat)。市面上也分為低溫型(約在18~23度之間)與常溫型。其中以低溫光澤浴使用*多,也較成熟。而常溫型*好是要定溫恒溫操作,因?yàn)椴煌脑貢绊戨婂兯俾逝c錫鉛析出比例。鍍層錫鉛比的要求多半為90%錫,10%鉛,但實(shí)際鍍液錫鉛比約為10:1~12:1之間,而陽極錫鉛比約為92:8(因陽極解離的部分錫氧化為四價(jià)錫沉淀,為平衡9:1的錫鉛析出比)。烷基磺酸浴在攪拌情況良好下,平均電流密度可以開到40ASD,除組成分外*會影響鍍層的就是光澤劑及溫度。正常下光澤劑的量越多(有效范圍內(nèi)),其使用的電流密度范圍就越寬,但若過量會影響其焊錫性,甚至造成有機(jī)污染,若量不足時(shí),很明顯光澤范圍會縮小,不過控制得當(dāng)?shù)脑?,可得半光澤鍍層有助于焊錫性。若溫度過高,其使用的電流密度范圍縮短,很明顯怎么鍍就是白霧不亮,而且藥水渾濁速度會加快(因四價(jià)錫的產(chǎn)生),不過倒是會增加電鍍效率。若溫度過低則電鍍效率會下降,另在攪拌**的情況下,高電流密度區(qū)容易產(chǎn)生針孔現(xiàn)象。由于無光澤錫鉛的焊錫性比光澤錫鉛好(鍍層含碳量較低),所以現(xiàn)階段很多電鍍廠在流程上,會設(shè)計(jì)先以無光澤錫鉛打低后,再鍍光澤錫鉛。另外由于未來全球管制鉛金屬的使用,所以目前很多廠商在開發(fā)無鉛制程,有純錫,錫銅,錫鉍,錫銀,鈀等,就功能,成本,**,加工性等綜合評比,以錫銅較具有取代性,也是目前較多電鍍廠在試產(chǎn)。
3.硬金鍍液:由于鍍層是作為連接器的導(dǎo)電皮膜用,相對鍍層的耐磨性及硬度就必須比較優(yōu)良,因而使用硬金系統(tǒng)鍍液(酸性金)。硬金系統(tǒng)有金鈷合金,金鎳合金及金鐵合金。在臺灣電鍍業(yè)界多半采用金鈷合金(藥水控制較成熟),一般鍍層的金含量在99.7~99.8%之間,硬度在160~210Hv之間。目前鍍液系統(tǒng)多半屬于檸檬酸系,磷酸系,有機(jī)磷酸系等,一般會影響鍍層析出速率及使用電流密度范圍的因素,有金含量,光澤劑,螯合劑,溫度,PH值等,金含量的多少為取決效率的主要因素,但一般都考慮投資成本及帶出的損失,所以業(yè)界是不會將金含量開得太高的,一般金含量約開在1~15g/l之間,(有生產(chǎn)速率及投資成本考量而不定)。因此金能使用的電流密度就無法象鎳或錫鉛一樣可以達(dá)到40ASD,而**于15ASD(攪拌良好下)以下,而效率也**于60%以下。通常隨著金含量的增加,電鍍效率也隨之上升,所需的各種添加劑也需增加,隨著金含量遞減則反之。隨著溫度的升高,電鍍效率會提升,但色澤會漸漸偏紅,若隨著溫度降低,則電鍍效率會下降,而色澤會由較黃漸漸變暗,偏綠,一般建議溫度控制在50~60℃。隨著PH值的上升,電鍍效率也隨之上升,但過高即會造成燒焦(呈粗糙黑褐色),若隨著PH值的下降,則電鍍效率會下降,甚至過低時(shí),黃金及鹽類極易沉淀下來(PH值低于3以下),若注重效率則建議PH值控制在4.8左右,若注重金色澤較黃控制在4.0左右。光澤劑有分高電流及中低電流用,中低電流光澤劑是用鈷(鈷使用前必須先螯合),而高電流光澤劑則使用吡啶衍生物(多屬**)。此鍍金溶液在制程中*易也*怕的金屬為鉛,建議在2~3ppm時(shí),盡快做除鉛處理。
4.純金鍍液:此電鍍是做為電鍍薄金用(FLASH)或覆蓋厚金用(因純金顏色較黃),但不能做電鍍厚金用(因耐磨性較差)。一般多使用檸檬酸及磷酸混合浴等。此浴可操作的電流密度為30ASD,效率約在10~20之間。溫度控制在50~60度,PH值控制在5~8之間,故此浴也稱為中性金。由于此浴單純,在未有其他金屬污染下,是極容易操作使用,一般只要控制金含量不提高太多即可(勿超過2g/l),金含量高時(shí),一旦電鍍膜厚稍厚,會有嚴(yán)重發(fā)紅現(xiàn)象。
5.鈀鎳鍍液:目前此種鍍液仍為氨系鍍浴,由于組成分多為氨水,故在控制上,操作上并不是相當(dāng)成熟。開缸總金屬含量約在30~40g/l,電鍍效率隨著金屬濃度成正比。一般PH值約在8~8.5之間,而電鍍時(shí)隨著氨水的揮發(fā)PH值也跟著下降?,F(xiàn)階段以80%鈀20%鎳合金為主,膜厚約從20~50μ``之間。當(dāng)使用高電流密度時(shí),操作條件必須控制的很苛刻,如PH值,金屬含量,鈀鎳比,濾波度,銅污染,鎳表面活化度等,稍有偏差馬上發(fā)生密著**現(xiàn)象。